隔了差不多10天才进入第二课,可能会稍微有点长,下面直接进入正题:
第一部分:长单词怎么来的?跟“借”大有关系!
第一课我们已经说到,记单词特别是长单词,一个妙招就是拆词根词缀,对吧?那这些零件本身打哪儿来呢?之前提了,很多很多都是“借”来的!具体点说,差不多占70%左右呢!不是所有都借,但绝大多数是。
那这些长单词具体怎么造出来的呢?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明显(工业革命,可能有些小朋友不太熟,没关系,可以上网搜搜,或者问问爸妈。简单说,就是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的,一场彻底改变了人类干活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的大变革)。
工业革命前,很多东西靠手工,比如做鞋子,真是一针一线用手缝。革命后呢?机械上场了!机器替代了人力,工厂出现了。你想啊,人是要休息的,一天累死累活做不了几双鞋。但机器能24小时连轴转,产量上千双,还更标准、做得更好!咱们现在穿的那些名牌鞋和衣服,都是机器造的,成本其实不高。为啥卖那么贵?品牌、广告、设计这些附加值堆起来的呗。
展开剩余86%总之,工业革命让英国和全世界都大变样。那会儿冒出来好多新鲜玩意儿,比如电视、电话、望远镜、电报等等。既然是“新”东西,就得给它们起名字,对吧?造词的时候咋办?英语觉得:“咱底子薄(simple and low)怎么办?本事就一个——会‘借’!”
比如“电视”这个词:
“远”这个意思,找了个希腊前缀tele-(表示远)。
“看”这个动作,借了个拉丁词根vis(意思是看)。
表示“东西”,又用了拉丁来的后缀-ion。
拼一块儿television,就是“从远处看的东西”,完美!
你看,造词关键就是把新事物的核心特点,用借来的零件组合起来。 要点是:大部分情况下,一个词里的词根词缀都借自同一种语言。比如telephone(电话)和telescope(望远镜),全是从希腊那儿借的“成套零件”。偶尔也有混搭的情况(比如拉丁、希腊、法语零件混一起),但相对少见得多。
总结一下这块: 工业革命后涌出的新事物,很多都需要“远距离用电波传递”这个功能。所以,英语词典里一堆带tele-前缀的词(同缀词),基本都是那之后诞生的新词。看英文剧、电影或者打游戏遇到带tele-的词,哪怕不认识它,你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玩意儿肯定跟“远距离”、“电波”有关! 比如telecast(电视广播?)telecourse(电视课程?)telefilm(电视电影?)。你发现没?很多就是常见的简单词(像view看, control控制, cast投/广播, film电影)直接加上tele-拼出来的新词!看起来长,其实贼简单。Tele-开头的词海了去了,就因为工业革命后这种高科技远程传送的东西太普遍了!
第二部分:零件组合的妙用 - 同根词与同缀词
咱们用television举例:它用了超高频的tele-前缀,还用了表“看”的拉丁词根vis(或vid)。前面讲了同缀词(共用一个词缀,比如一堆带tele-的词)。那同根词呢?就是一群单词共享同一个核心词根,比如但凡词根是vis/vid(看)的,都跟“看”有关系!这就好比汉字偏旁,看到三点水就知道跟水有关吧?看到vis/vid就知道离不开“看”!
同根词例子包你秒懂:
vision:就是vis(看)加名词后缀-ion→ 看见东西的能力:视力、视觉。
imagine:im-(使入)+ agin(其实就是vis的变体,源自拉丁imaginari,在脑中“看见”)→ 在脑子里“看见”,想象!
visible:vis(看)+ -ible(能…的)→ 能看得见的。
invisible:in-(不) + visible(看得见的)→ 看不见的!
visit:vis(看)+ it(走)→ 走过去看(别人),拜访!
visitor:visit(拜访)+ -or(做…的人)→ 拜访者,游客。
supervise:super-(在上/超越) + vis(看)→ 从上往下看,监督、管理。
supervisor:supervise(监督)+ -or(…的人)→ 从上往下看你的人,主管、领导!想想自习课,班主任在后窗“炯炯有神”注视你的场景,就这感觉!
看明白了吧? 甭管中文翻译成啥,只要词根是vis/vid,铁定跟“看”挂钩!以前学单词感觉各不相干?错!大量单词其实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姐妹”!vis/vid词根就像DNA标记,把这些同根词给聚拢了。记单词新思路: 先抓住vis表示“看”(就像汉字的三点水),然后在它前后拼上不同的零件(前缀后缀),单词意思就蹦出来了!当然啦,记这些常用词根词缀也是有技巧的(比如听我的课,讲透它们的意思、变体、跟谁同源等等),一步步来,基础打稳了后面就顺溜。
第三部分:词根的“阶级”?语言背后的社会密码!
刚刚强调,英语大量词根词缀源自三种语言: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简称“法、拉、希”)。为啥英语那么爱借它们?为啥不直接用自己现成的简单词造新词?
核心原因: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简单说,经济地位决定了词汇的“阶级”!
古英语为啥显得“simple and low”?因为那时候的英格兰比较落后嘛。
“法、拉、希”词根为啥显得高级(高贵、典雅、学术)?因为它们源自当时经济文化更强大的文明!
这点在词缀上体现特别明显!以en-这个部件(可做前缀或后缀,核心作用是让名词/形容词变动词,表“使…”)为例:
做后缀: lengthen(加长), widen(拓宽), whiten(使变白)... 这些词比较“实诚”、生活化、偏物理变化。
做前缀: encourage(使有勇气→鼓励), envision(使能“看见”→想象), enlighten(使有光→启蒙)... 这些词就显得更抽象、偏精神层面。
为啥?后缀-en多数来自古英语(接地气),前缀en-常来自法语(更高雅)!这就是“出身语言”留下的基因烙印啊!
再体会这个: 早就有moon表示月亮了,干嘛还费劲借拉丁词根lun-(月亮)去造什么lunar(月亮的)、lunatic(疯子,原意受月亮影响的)、lunambulist(梦游者)?这些词又长又难,平时说话根本不用!因为它们属于学术用语,等你词汇量到6000+、8000+甚至更高,搞研究时才常见。而古英语词moon,对不起,“层次不够”,配不上学术圈!
结论:知道了词源,你就能更精准地用词!
日常口语?多用简单词(尤其古英语来源的)。
正式写作、学术文章?就得上点“法、拉、希”的词根词缀造出的词或借来的词,瞬间提升逼格(学术感)和牌面!
本课程不只是教你词,更让你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等级密码”,选词用词更有把握!
第四部分:词根也有“自由身”和“啃老族”
最后讲个小分类:词根分两种。
自由词根: 它本身就是个完整单词(比如:act - 行动)。既能独立行走江湖,又能拉上小伙伴(加前缀后缀)造新词(比如action动作, active活跃的, actor演员)。
绑定词根: 只能依附别人存在(比如:vis“看”)。它自己不是单词,必须搭配前后缀才能用(比如vision视力, visit拜访)。
简单比喻:汉字里“水”是个独立字(自由词根),也可以做偏旁“氵”(三点水,类似绑定词根),英文词根情况差不多!一个长单词里可以有多个词根、多个前缀后缀,跟拼复杂汉字一个道理。明白了这个底层逻辑,分析单词结构就心里有谱了。
结合前面第一课,我们可以先弄明白下面的总结:
英语长单词主要靠“借”零件(词根词缀)来组装。
“零件”多源于“法、拉、希”(法拉西),这带来了词汇的“阶级性”。
词根分类:自由派(能当独立单词)和绑定派(离了别人活不了)。
弄明白这三点对我们后面记忆和运用单词有很大的帮助,感兴趣的也可以在微信小程序里搜:英汉思维学英语,在里面快速提升,只要你有耐心,跟着步骤走,坚持住就肯定能行!加油!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景盛配资-杠杆炒股配资-新手配资-靠谱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