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浙江,有一位名叫赵正的男子。其祖父曾在朝中身居高位,荣耀一时,然至其父辈,家道陡然中落,家族的衰败使赵正饱受世人冷眼。赵正虽家境贫寒,却心怀善念,性喜放生。
一日,他前往苏州探望挚友,途中偶遇两位猎人扛着一条大蛇,正与一位买主争执不休。猎人坚称此蛇价值五十两银子,不肯让价,买主则认为蛇肉难吃,自己仅欲取其皮,只肯出价二十两。
赵正走近一瞧,只见那大蛇眼中泪光闪烁,身上还插着三支利箭,模样甚是凄惨。赵正心中不忍,当即出言:“诸位莫要争吵,这条蛇我买下了,五十两银子给你们便是。” 猎人得银,欣然离去。
买主却颇感不悦,嘟囔道:“根本不值这么多,你这是不懂行情!”
赵正并未理会,他轻轻拔出大蛇身上的三支箭,又温柔地摸了摸蛇头,而后将其放生。买主见状,大为惊诧,说道:“你竟把它放生了?真是个怪人,我吃蛇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放蛇的,有趣得紧。”
赵正神色凝重,劝诫道:“蛇乃灵物,杀生之事切不可为,公子今后还是莫要再吃蛇了,否则恐会折损自身福报。”
展开剩余80%买主闻言,哈哈大笑,嘲笑道:“我看你就是个书呆子,我家财万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何曾见福报减少了?” 赵正熟读经史,当下引经据典,讲述了诸多经典里的因果故事。
买主虽心中不服,却也被他说得哑口无言,最终被其说服,态度一转,说道:“我叫钟聪,虽不及你读书多,但我极爱交友,今日起咱们便是朋友了。”
言罢,便热情地将赵正邀至家中,盛情款待。赵正亦是豪爽之人,自此二人往来密切,情谊日深。
一日,钟聪兴致勃勃地来找赵正,言说市集上来了一位相面先生,相术极为精准,能看透人一生的命运。二人遂结伴前往市集。只见那相面先生的摊位前围满了人,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人群之中,相面先生目光如炬,一眼便瞧见了赵正,高声喊道:“文曲星降临,诸位请让一让。” 赵正上前,诚恳说道:“先生,请直言我这一生的命运,不必有所顾忌。”
相面先生凝视赵正片刻,缓缓说道:“公子三年之内必能登科高中,只是婚姻之事,颇为复杂,难以言明。” 赵正心中感激,取出十两银子欲作酬谢,相面先生却执意不收,只道:“明日公子独自一人前来,我有法子助你逢凶化吉。”
此时,钟聪也挤了过来,恳请相面先生为自己也看一看。
相面先生先将他的前半生经历说得一字不差,而后话锋一转,面色凝重地说道:“然接下来的两年,公子家中亲人将相继离世,公子亦难幸免,此皆因你自作自受。
今年开春,你曾吃了一条三丈多长的大黑蛇。” 钟聪闻听此言,勃然大怒,挥舞着拳头便欲打人,相面先生见势不妙,急忙转身逃走。
次日,赵正依约独自出城寻找相面先生。只见相面先生身着道袍,仙风道骨。
他见赵正前来,微笑道:“公子果然准时。” 言罢,取出一个锦囊,郑重交予赵正,说道:“到了关键时刻方可打开此锦囊,切不可泄露其中内容于他人。”
赵正虽心中存疑,但还是恭敬地收下了。
秋天的时候,钟聪突然身患重病,原本强壮的身体迅速消瘦,形如枯槁。他服用了许多大补汤药,却毫无疗效。
钟聪的大姐乃是一位绝色佳人,近来却每夜都梦到一位美男子,与之缠绵,那声音传出屋外,令人面红耳赤。
没过几日,她便形容憔悴,仿佛被抽干了精力。钟家请了道士前来驱邪,亦是无用,仅仅五日之后,她便香消玉殒。
钟聪在夜里更是惊恐万分,屡屡看到床底爬出一条大蛇,他大声呼喊,众人冲进房内时,却又不见蛇的踪影。
待丫鬟仆人离开后,大蛇又再度出现,钻进墙里,于是众人又拆墙寻找。如此这般折腾了一整夜,钟聪心力交瘁,第二日清晨,便与世长辞。
家人在为他入殓时,惊见他身上布满了许多蛇鳞,模样甚是离奇。赵正得知此事后,不禁感叹相面先生所言不虚,心中对那锦囊之事也多了几分敬畏。
未过几日,赵正的伯父被任命为保定府知府,欲邀赵正前去帮忙。赵正赶忙回家收拾行囊,踏上北上之路。
途中,他偶遇一位美少年,那少年气宇轩昂,风度翩翩,身后跟着五辆华丽的马车,数十个仆人簇拥左右,一眼望去便知是富贵人家的公子。
起初,赵正并未多加留意,然恰逢路上下起了倾盆大雨,众人皆被迫在客栈停留。这雨一下便是三天三夜。赵正在客栈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烦闷无聊。
此时,走廊传来悠扬的琵琶声与阵阵嬉笑声,他索性起身穿衣,走出房门。只见东厢房内灯火辉煌,那美少年正站在凳子上,与众歌姬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美少年瞧见赵正,顿时大喜,热情招呼道:“公子亦是未眠?不妨趁此良宵,一同畅饮欢乐。” 言罢,便令歌姬上前拉住赵正,邀他入座。
仆人取来一只白色琉璃杯,斟满了葡萄美酒。赵正凑近酒杯,尚未入口,便闻得一股甘醇的香气扑鼻而来,此酒与寻常美酒截然不同。美少年询问赵正的家世,赵正如实作答。
美少年微微沉思,说道:“我祖上与公子家颇有渊源,不想今日萍水相逢,公子谈吐不凡,实令我钦佩。
我有一妹,年方十六,虽不敢称倾国倾城,却也生得国色天香,我有意将她许配给公子,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赵正闻言,急忙推辞道:“万万不可,我家境贫寒,恐会耽误了佳人。” 美少年却不听他的解释,已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说道:“以此为凭,此玉佩乃我妹妹幼年玩耍之物,从不离身。”
赵正因饮了些酒,亦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玉藕取出,说道:“这是我的玉藕。”雨停之后,赵正与美少年结伴同行,一路行住皆在一起。
赵正得知美少年名叫董鹤轩,其家族在京城已生活四世,他本人对仕途毫无兴趣,唯爱游山玩水,常常数月不归家。
抵达保定府后,赵正与董鹤轩依依惜别,而后便全心协助伯父处理政务,同时四处拜访名师。
秋日来临,赵正参加北闱科举考试,揭榜之时,他竟名列前茅,成绩斐然。
赵正念及董鹤轩住在京城,遂按地址前去拜访,然寻至目的地,却发现查无此人,附近邻居亦对其毫无印象。赵正满心失望,扫兴而归。
他与朋友谈及此事,朋友皆认为董鹤轩不过是在开玩笑,毕竟富贵人家怎会在路途中随意将妹妹许配给一个陌生人,定是故意捉弄赵正这老实之人。
次年,赵正凭借二甲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进入翰林。昔日那些曾轻视赵正的亲戚们,如今纷纷改变态度,争着前来送礼,更有甚者,欲将女儿许配给他。
赵正一一婉拒,说道:“我一生贫寒,不敢劳烦诸位费心。” 赵正仍未放弃寻找董鹤轩,只是依旧无果,无奈之下,只好先行南下回家。(未完待续)
发布于:广东省景盛配资-杠杆炒股配资-新手配资-靠谱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