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研究“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熟悉司马懿有两个非常出色的儿子,其中一个是司马师,另一个则是司马昭。司马师的性格非常强势,曾公然废除魏明帝曹叡托孤给其父司马懿的安排,直接取代了经过长时间辅佐的嗣君曹芳。这一举动甚至连司马懿自己也未必敢如此果断采取行动!司马师不仅在政务上表现强势,他在军事上同样表现得十分出色。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师冷静果断地应对局面,成功地击败了东吴的第一名将诸葛恪,并平定了淮南毌丘俭之乱,这些都体现出他坚韧与深谋远虑的能力。然而,司马师做事时过于刚猛、暴烈,虽然这种果敢是他的优点,但也正因如此,这成为了他不如其父的一个地方。
司马昭接替司马师之后,虽然缺少了司马师那样的刚猛和凶狠,但他却擅长使用阴柔的手段来达成目的。利用巧妙的政治手段,他成功铲除了高贵乡公曹髦,并且借助钟会、邓艾和卫瓘等才俊,最终吞并了蜀汉。然而,尽管司马昭在政治手段上表现得游刃有余,他却未能妥善调和这些异才之间的矛盾,差点酿成大乱。缺乏缜密的布局和统筹,这也成为了他的一大短板。
展开剩余78%除司马师和司马昭外,司马懿的其他七个儿子较少被提及,但其中有几个也是颇具才能的角色。被追尊为“西晋高祖宣皇帝”的司马懿还有很多儿子,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汝南王司马亮,虽说他没有什么出众的政治表现,终其一生几乎充当了司马家与外戚、贾家的棋子,最终也死于贾南风的阴谋。很长一段时间后,人们普遍认为司马懿的儿子们,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几乎都被视为无能的败家子。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这些儿子中有许多优劣不一,但还是有几位可圈可点的角色。如果要在司马懿的九子中挑选一位与司马懿并驾齐驱的儿子,毫无疑问,司马骏便是其中一个。虽然他短命,但他曾是司马家最具魄力的支柱,只可惜最终未能阻止“八王之乱”的发生,真是一个遗憾。
司马懿的九子中,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声誉已经耳熟能详,《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详细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司马亮和司马伦,虽然有些名声,但多是负面的故事。司马亮的名声源自“八王之乱”,他曾受托为晋武帝司马炎的顾命大臣,然而他的权力却被晋武帝的岳父杨骏夺走,最后也在内部争斗中丧命。司马伦是唯一一个在“八王之乱”中敢自立为帝的人,最终也因自己的野心被同族击败,彻底失败。
与这些兄弟相比,司马懿的另一位儿子司马干则显得较为低调。作为平原王,他虽然获得了高位,但由于健康问题,他从不积极争权,性格也极其温和。司马干不事政务,经常将家里的财物任由家人处理,自己生活简朴、与世无争,这使得他深受晋武帝的信任。他甚至把一些上好的物品丢弃,任其腐坏。虽然有时候人们觉得他做事有些荒诞,但也无疑显示出他的独特性格和稳重态度。司马干在家族中没有太多功绩,但却在司马家宗室的乱局中保持了独特的存在感。
平原王司马干的故事和他不争不抢的态度,和他的兄弟们相比更显得低调朴实。虽然获得了高封,但始终没有卷入家族权力的纷争。司马干的“低调”和“无为而治”成为了他一生的主旋律,尽管他并没有像哥哥们那样在政坛上大展宏图,但他的生活态度和对家族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司马懿其他儿子中,也有一些像司马伷、司马骏这样的优秀人物,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就,而且也在政坛上有着深厚的影响力。
司马懿的九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无疑是最出色的,然而在他们之下,司马干、司马伷和司马骏等人也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才能与个性。虽然这些人物的命运或许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但他们的故事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可以说,司马懿的九子中,司马骏和司马伷等将才,若能长命百岁,他们未必不能为西晋王朝稳定局势,平息“八王之乱”做出巨大贡献。
看完这些故事,或许大家会认为,司马懿的儿子中,司马骏在性格和成就上与司马懿最为相似。虽然他活得短暂,但他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以及与同僚的亲和力,足以让人称道。假如他能活得更久,是否能够为西晋的未来奠定更为稳固的基础呢?
发布于:天津市景盛配资-杠杆炒股配资-新手配资-靠谱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