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作物智慧生产技术创新论坛在“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举办。
此次大会汇聚了全国14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4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徐琴、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分别致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韦革宏主持开幕式。聚焦“作物新兴栽植技术”,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作物单产提升”,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分享智慧农业经验。
聚焦智慧农业 共探发展新路径
当前,全球农业正经历一场由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深刻变革,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智慧农业已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建设农业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制高点。
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智慧农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等的战略制高点。基于此,本次大会以“作物新兴栽植技术”为焦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作物单产提升”,为参会者搭建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分享智慧农业经验的平台。
展开剩余59%据悉,大会重点围绕农田感知与智能互联技术、农业大数据与大模型应用、智能灌溉与智能植保、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智慧农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智慧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就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作物高效生产与可持续性方面的突破与应用开展深度对话。
汇聚顶尖力量 共促学术交流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朱艳表示,国家在战略层面已对智慧农业发展形成系统化布局,期待论坛能够推动智慧农业领域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搭建产学研用新桥梁,共同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大会主旨报告围绕我国智慧农业的创新发展与前沿成果展开,会议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九壤耘星农业大模型联合解决方案,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合作,形成了臻果大模型、慧牧大模型、智控大模型、丰禾大模型、秦特大模型、保壤大模型六大应用,为现代农业提供新解法。吴普特表示,本次大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作物单产提升为主题,就作物新兴栽植技术进行研讨,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行动。
聚焦前沿技术 共展智慧农业新貌
在农情感知与智慧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与大模型、智慧灌溉、智慧植保、智能农机装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8个分会场专题报告中,近百名专家围绕农田土壤检测技术、农业光子学、作物育种、农业智联网、无人机遥感监测、农业大模型、智能化生产、智慧滴灌、病虫害监测、精准施药、人才培养、生产机械化等主题分享了科研成果与经验。此外,大会特别安排了34场研究生学术报告,为研究生提供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
此次大会的举办,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数字动能,共同致力于农业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为智慧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侯猛 张海珊 杨佳玉)
发布于:北京市景盛配资-杠杆炒股配资-新手配资-靠谱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